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复合污染日趋严重,原本少见的“霾”天气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交通运输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012年3月2日,国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并将于2016年全面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指出,针对复合型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将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在重点地区实施细颗粒物监测。种种迹象表明,监测并控制 PM2.5污染,仍是我国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任重而道远。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2012年开始在一些地方进行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能力项目建设,增加对PM2.5、CO、O3等参数的监测。而在项目实际实施中,由于我国与国外的PM2.5浓度、湿度及成分差别很大,导致国外监测设备频频出错,设备的维护周期缩短,维护量和运营费用大大增加,并且其高昂的价格也给政府财政带来一定压力和负担,开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PM2.5监测仪已势在必行。作为中国环境监测产业的**者,河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成功推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结束了此类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价格垄断。目前,先河环保已成为国内产品品种*全、规模**的在线环境监测仪器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同行前茅,是国内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率先上市的公司。
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十几年前刚成立时,先河环保还只是一个仅有4人的小公司,没有竞争实力。1998年,公司董事长李玉国从一则新闻中“嗅”到了商机:中国政府和美国签署环保协议,**在11个城市引进美国的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替代这些进口的环保设备,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李玉国说道。
瞄准高技术含量在线环境监测产品,先河人开始研发快速、自动监测设备。2000年,我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在先河环保诞生,打破了该类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迫使国外同类产品价格每套由120万元降至40多万元,降价超6成。仅此一项,累计为国家节省财政投资40多亿元。
创业初期,先河环保将销售收入的20%-50%用于科研,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建设,以满足国家环境监测网建设需要为目标。凭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深厚积累,先河环保已经发展为目前国内率先拥有空气质量、 烟尘烟气、污水、地表水质、饮用水质、酸雨等六大在线监测系统及环境应急监测车的专业生产企业,具备国家环境监测网所需的全线产品,在高端环境监测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十年磨一剑,10多年来,先河环保超前研发的脚步不停歇。目前,先河环保已成为******、产品线*全、综合实力*强的环境监测仪器专业生产企业之一。
技术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产品战略瞄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国家重大课题进行产品创新,能**抢占市场制高点,使产品技术在推广上获得先天优势。”李玉国指出,先河环保多次作为课题组长承担“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研制,并参与相关研发计划的规划。先后承担“九五”科技攻关专题2项,“九五”国家技术创新项目1项,“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专题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项,国家建设部水专项1项、国家环保部水专项1项,863计划项目5项。
随着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监测仪器系统愈来愈向复杂和高精密度的方向发展,因此,运营工作的要求也更高,其需要高质量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运营。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先河环保还独辟蹊径,推出了“建设运营一体化”的销售思路,准备进行全产业链的竞争。据介绍,这一思路针对的是当前各地 PM2.5监测资金、人才双缺乏的状况,可以采取垫付资金等多种方式为有关政府部门或企业提供监测设备、开展运营管理,采购者只需向其购买数据即可,通过社会化运营,以此降低政府部门运营成本、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以此保证监测仪器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